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1节(1 / 2)





  苏昉一怔,大喜:“晚词姐姐!”

  九娘大吃一惊,看到门外那两个汉子,张嘴就想喊二哥,却被苏昉轻轻捂了嘴。

  “没事的,晚词姐姐不会害我,九娘别担心。我们说几句话就好。”苏昉安慰她。

  作者有话要说:

  ע

  宋朝的茶饭量酒博士,是指店里卖下酒厨子。

  酒肆里的“大伯”,其实是小伙计。

  下等妓-女这种卖唱行为,又称作“打酒坐”或者“礼客”。基本上宋朝的饭馆酒肆就是一小型自由经济贸易交易地点。像炭张家、张家乳酪规矩严格的,大多因为有很贵很好的酒卖,也比较昂贵。

  宋朝的酒席主食是羊肉。敲黑板:杀牛是不允许的。水浒传里动不动切个二斤牛肉。呵呵呵。明朝人好会意淫吧。牛、马在宋朝是“受保护动物”,比大熊猫珍贵多了。保护牛主要是为了耕地。也不要相信历史老师说的宋朝好缺马啊,所以打不过契丹打不过金兵。不然。北宋养马的数量比唐朝是少,但也没有少到那个地步。起码汴京城里租马上班的官员比比皆是,一次一百文。

  另外普及一个好玩的常识:包青天电视剧里,到处可以看到官员、富人坐着轿子。错错错。北宋其实很反对官员坐轿子,所以租借马上下班很热门哦,可惜没有搭顺风马的平台。哈哈哈哈。为什么反对?皇帝和士大夫们认为这是践踏别人尊严的事,太不符合他们以人为本的道德理念了。《高承事物纪原》八里记载:宰相、三公、诸司官以及致仕官疾病官才允许乘檐子(两个人抬着的露天肩與)。也就是最高级别的一批干部和老弱病残才允许特殊对待。后来宋徽宗还下诏书规定民庶之家不得乘轿。到了南宋,因为养马的马场(河东河北)都没啦,所以才允许官员乘轿上朝。

  第27章

  九娘赶紧朝玉簪做了个眼色。玉簪朝她屈膝一礼,快步而去,和晚词一个错身,跟着那大伯出了房门。

  晚词快步上前,噗通跪倒在苏昉面前,哭着喊了声:“大郎!”

  苏昉一把将她搀起来,很是激动:“晚词姐姐!燕大哥找了你们一年多,他去幽州的时候可惜你已经走了,他是替晚诗姐姐办了后事才回来的。”

  九娘一呆,幽州?那里属于契丹啊。她们竟然颠沛流离去了契丹?晚诗竟然死了?

  晚词听了苏昉的话也一愣:“晚诗她——竟已经——?”

  九娘忧心着她背后到底是谁会让高似那么重视,忍不住开口问:“这位姐姐,谁让你来找我苏家哥哥的?”

  苏昉一怔,他竟没想到这个事!幽州里汴京,至少一千五百里路,晚词一个弱女子,又是贱籍,谁会买了她?又要她来找自己?还能找得到自己?他赶紧问:“晚词姐姐,谁买了你?是那人要你来找我的吗?”

  晚词拭了泪:“是张子厚张大人,他和你爹爹曾是同窗。你娘以前也叫他一声师兄。他让奴来找你,说你要有什么话尽管问奴。”

  苏昉浑身一凉,蹙起眉头。他隐约知道张子厚和爹爹向来不对付,更记得小时候在码头上,娘打了那人一巴掌,燕姑同他说过,那就是张子厚,陷害爹爹入狱,害得他没了弟弟或妹妹的大坏蛋。

  可张子厚这么做是为了什么?他又是怎么知道的?这么一想,苏昉的心几乎要跳出腔外,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看着面前从小熟悉的容颜,他想起晚诗临终的话,有些话,他想问,却不知从何问起,又突然有些不敢问。

  晚词看看九娘,小心翼翼地问苏昉:“大郎,是不是先请这位小娘子避一避?”

  这种事当然不便在九娘面前说。苏昉对九娘说声抱歉,牵了不情愿走的她往外,打开门。此时,从楼下上来的陈太初孟彦弼和赵栩也正好嬉笑怒骂着推门进来。

  所有人都一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