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师兄总在救我_17(1 / 2)





  但是这地人还是挺多的,附近几条街四通八达,一个个店铺都开着,全是那种小吃店。炸鸡店、炸酱面、早餐店什么的。除开这种店面的,支起个小摊卖糖葫芦和棉花糖的也不少。而这附近,那种有点家庭式的小旅馆也不少。

  这种小旅馆看上去就是城中村盖的那种独立一小栋的屋子,在墙上挂快牌子,也不说旅馆名字,就写着住一晚多少钱,包时多少钱,还有包月可以便宜什么的。

  安如玉也不傻,他先顺着几条街差不多都看了一圈,花了他将近了两个小时,稍微记下了一些路线段,以备不时之需。最后看下午四点多了,又顺着鱼市场附近的街道开始走,找那些小旅馆。

  阿玉还能闻到浓烈的鱼腥味,只能说明旅馆就在附近,远了可闻不到。

  安如玉一边走一边找,找了一圈儿也没找着地。说真的,这附近鱼腥味太重,开旅馆还真不太适合。什么门口拴着的黑皮狗,安如玉也是没找着。

  找了将近四五十分钟,安如玉脚倒是有点儿疼了。

  他有些放弃了,已经寻思着可能不是这个地儿了。说真的,开旅馆的有自己的忌讳,哪怕到了现在,很多规矩都不守了。

  但至少,没人会在旅馆门口栓一条黑狗。开旅馆的讲究一个财源广进,弄一条黑狗,就属于挡客了,怎么会有人做这种事。

  安如玉想不通,又看了看时间,也晚了。索性,安如玉随便找了一家摊子,买了一盒那种煎豆腐吃,味道还不错。

  吃完了煎豆腐,安如玉打算回去。走出了一段路,竟然连续看到了几波那种衣装光鲜,压根儿不向会来这地方的人往一条道上走。

  这个奇怪了,这里不算鱼龙混杂,但多少这里小贩聚集,没什么上档次的地方。而且街道上,卫生也不怎么好。

  如果来一波那种人,安如玉也不奇怪。但是他一路回去,接连来几波,那就有点奇怪了。

  安如玉进了一家卖缙云烧饼的铺子,顺带要了一个,然后好奇道:“这里有什么国际酒店吗?那些人怎么都往那边走?”

  烧饼铺是一男一女,不知道是不是夫妻。

  男的带着围裙,脸上淌着汗渍和油腻,随口道:“没什么饭店,有一家私房菜,在我们这里特别有名。

  里头菜不仅贵,去吃的人也有讲究。他们只在晚上六点开始营业,到十点关门,多延迟一分钟都不行。那些还要吃的人或者喝醉的人,还要强行留,是要被店主强行打出去的。

  吃的人多,只能预约。不过他们家预约也不按顺序来,看老板心情,随便抽的。那些个老板,都是去那里吃饭的。”

  安如玉来了兴趣,他就喜欢掺和这种奇奇怪怪的事。

  这年头了,还有这样做生意的,不简单啊。

  民国时期,安如玉倒是见识过一些开饭店的人。除开几大菜系的传承人,有些某个姓氏的私房菜之类的,则会有他们自己遵守的祖训规矩之类的,不一而同。

  现在,一般有这种老规矩的店,要么是搞噱头。要么,就是有真正传承的,家学渊源。要知道现在的厨师,大部分是厨师学校里统一出来的。要是开店,讲究八方来客,不管恶客、善客,只要是来吃饭的,都不会拦,不会有那么多规矩。

  吃了烧饼,安如玉又因为闷热,买了瓶冰镇西瓜汁,然后又往回走了。

  路到不远,就是有点隐蔽,一路拐弯。最后到了一条街道开出来的小道最里头,这小道挺窄,路两边都结了青苔,有点不干净。

  走到底,这里已经安静很多了,只剩下还有若有若无的鱼腥味让安如玉明白,这里头实际上,离鱼市场不远。然后,安如玉就看到了那家私房菜餐馆。

  这餐馆布置的很普通,木制大门上挂着铜环。那些今晚来吃饭的人则握着铜环敲三下,里头大门就开了,人可以一个个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