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7章(1 / 2)





  周乐言一点儿心虚和愧疚都没有,把对着余东晖的话又对她阿兄说了一遍。势必要将在去扬州城路上吃的那顿齁甜的早膳还给周云生。

  对于崔甫为什么没有画像,周云生倒是不意外,他一挑眉,也不顾忌他阿妹和如意是至交好友。直言道:“只要崔氏还有一个脑子清醒的,就不可能让崔甫入宫,便是皇太女也不行。”

  周乐言愤然:“怎么?他们崔氏还瞧不上皇太女了?”

  周云生叫了一壶酒,打算给他的阿妹好好上一课。

  他饮了一口,砸吧了两下嘴道:“我问你,李朝自建朝至今多少年了?”

  周乐言想都没想道:“二百四十七年。”

  “那清河崔氏多少年了?”

  周乐言怔住了。

  周云生哼了一声:“近四百年,再往上可以追溯到更久。老人有言,富不过三代,这崔氏都立于豪门之首多少年了,还屹立不倒。你当人家是和咱们家的似的吗?”

  “几大世家豪族,历朝历代唯有崔氏从不尚公主,不送家中小娘入宫为妃。”说到这里,他声音压低了道:“说句大不敬的,你又知本朝能一直延续这般辉煌荣光多久呢?”

  “崔氏明哲保身惯了,世家豪门皆是这般。将自己家族的名声看得比谁都重,已经到有些变态的程度了。再拿崔氏来说,历任家主都是挑一群孩子,圈在一起精心培养,然后跟养蛊似的挑出最好的那个,剩下的往后都是要以他为首。家族让他们死便死,让他们活便活。”

  说到这里,周云生一转方才唏嘘口气,开始个人崇拜:“但清河出了一个崔甫。他太出色了。虽然也从小就待在清河教养,但崔兄这般的人物岂能与一般人一样。这个世上天才有很多,但天才到这样,崔老爷子也不得为其让步。”

  周乐言平时听得最多的就是崔甫多么聪明,什么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诸如此类,还没听过这些世家的八卦。一边嫌弃她阿兄对崔甫如此推崇,一边又听入了神。

  “把你手里的酒杯放下,你下午还有公务罢?喝什么酒。”等看到周乐言老实把酒杯放下,才继续道:“崔老爷子把崔甫抱在膝下教养,自己只教些世家生存的道理。其他君子六艺皆是请了当世最好的老师们。你以前可听过其他的小郎君如崔兄一般不过少年便出门游历建功立业吗?”

  周乐言配合地摇了摇头。世家郎君可是精得很,怎么可能随便放出去呢?

  “旁人如他那般大的时候,怕是连四书都没读透,他便已经可以出师了。唉,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太大了。他可谓是肩负着崔氏所有的荣光,这般被清河给予厚望的郎君,绝不会允许他的衣摆上有一粒尘埃。”

  周乐言翻了个白眼,气不打一处来:“那可是皇太女,那是皓月!在他们眼里倒成了尘埃?”

  周云生凉声道:“正是因为那是皇太女。我问你,崔甫若是和皇太女成婚了,以后叫男后吗?你动动你那空荡荡的小脑袋,想也知晓,这些豪族最惜名声。怎么舍得让他们精心培养的未来家主入宫做男后,以色侍人。他们还要不要脸了?”

  周乐言苦着脸:“照你这般说,他们二人绝无可能?”

  “你怎么听不懂人话呢?你信不信,但凡宫里有这个想法,崔老爷子能拄着拐从清河到金陵来,就算是抗旨,也是不可能的。”

  周云生说到这里忽然觉得不对,直勾勾地盯着周乐言:“你给我说清楚,什么叫他们二人?你是从哪儿得到了什么消息是不是?”

  周乐言听了半天也发觉是她想得太天真,想到公主那日故作无事的样子,莫名有些心疼。听见周云生问话,瞪了他一眼,义正言辞道:“怎么可能?你也说了,没戏!”

  周云生狐疑地看了她一眼:“最好没有。我可警告你,你可莫要掺和崔家的事,清河可不是好相与的。”

  看着周乐言心不在焉地点点头,忍不住拎了一下周乐言的耳朵,苦口婆心道:“阿兄不是唬你的,前些日子金陵有风言风语说崔甫与公主建学一事,这些人如今可没有几个有好日子过的。”

  周乐言把自己的耳朵从她阿兄手里解救了出来,认怂道:“知道了,知道了,我绝不插手此事。”

  但神色却有些落寞,总觉得这个世界上好像就她一个糊涂蛋。她身边的人个个都看得清,就她心疼公主还不知其中利害。

  全都怪崔甫,郎君们没有一个好东西。

  周乐言虽然当下糊弄过去了,但她阿兄也不是个傻的。

  周云生越想越不对劲,就他阿妹那个一毛不拔的性格,怎么可能请他吃席面?又想起周乐言说的那些话,越想他心越慌。回府后,实在忍不住,又差了身边的人去问崔甫今晚是否有空。

  却得到一个崔大人近来公务繁忙,一时抽不开身的消息。只能憋屈地一个人坐在屋子里挠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