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六宫粉黛无颜色第33节(1 / 2)





  静妍咬了咬牙:“便是做妾,我也愿意!我信我自己的眼光,他绝不是贫贱的人,中原的口音,那些人明显是他的随从,非富即贵,他定是这次随驾来的仕宦子弟,爹将我赶出门更好,我去行辕打听,投奔他去。”

  温氏气得几乎晕厥,伸手上去薅衣扯发,好一顿才收手,静妍发髻全坍,钗环挂在发边,不住地淌泪珠,嘤嘤抽泣起来。

  第39章 竹竿何袅袅 鱼尾何簁簁^^……

  马车到了一个小巷子口停下,因为道路狭窄无法通坦,定柔只好下车步行。

  一路用扇遮着半张脸,沿途越走越狭仄阴沉,土砌的墉墙相夹一道,蓬户桑枢的楼屋,偶有青砖瓦檐的小四合院,墙太高,阳光都照不进来,四下夹杂着妇孺打孩骂汉,和狗吠鸡鸣,群雌粥粥,好不喧杂。

  因为胡姓和卢姓居多,便取了个“葫芦巷”的诨名,定柔也没想到这么远,快到城边了,淮扬城古来富庶繁华,风水优佳的地方都被富商大贾建上了碧瓦朱门的大院,下户们只好挤到了一处。

  土路坑洼不平,随处可见污水坑、粪堆和苔藓,苍蝇成群,气味冲鼻,一路走来绣鞋已污迹斑斑,两个丫鬟不由露出嫌恶的神色,一手提着油纸包,一手捏帕紧紧捂着鼻子,家丁在前头开道,过往的路人吓得直靠墙。稚童成群在路边嘻耍追逐,见到她们,好奇地抬脸端看,闻到油纸包里诱人的香味,馋涎涎的含住了黑乎乎的手指,屋里头的大人听说节帅府来人了,纷纷出来瞻睹,围战在门口。

  一行衣香鬓影分外突兀。

  等走远了,门口的妇女老妪便议论起来,“衣料子真好!”“你们瞧见中间那个官小姐了吧,哎呀喂,虽用扇子挡着半个脸,可仍瞧的出是个美人儿!那小身段,比戏台上的优伶还苗条。”

  到了一个蓬室土垣的小院前,杂木栅栏门半关着,两个梳着角角的小儿在门口玩石子,一高一矮,高的是男孩,大约五六岁的样子,矮的是女娃,蒜苗一般,瘦瘦小小,淌着一道黄鼻涕,两个都穿着土布衣裳。嬷嬷叫他们:“尧哥儿,春姐儿,你小姨来看你们了?”

  两个小儿仰起头来,脏兮兮的小脸上五官清秀,憨憨地瞧着她们,定柔拿开扇子,冲他们甜甜一笑,从袖管中拿出绢子给春姐儿揩了鼻涕,又弯身下来,细细地擦拭脸颊,春姐儿看着眼前的人,直直地呆住了,尧哥儿胆子大,稚生生地问:“小姨......哪个小姨?”

  定柔对他说:“十一,十后面那个十一。”

  尧哥儿抓着头皮想了想,道:“上次娘过生辰,外婆让我们去酒楼吃肉肉,有好几个小姨,我不记得有十一啊。”

  定柔又笑了,露出米白光洁的瓠子牙,这时栅栏门吱呀一声,素韵从里头出来,一脸惊讶,也是穿着灰褐色的粗布衣裳,头上仍然戴着蓝布帕,系着碎花围裙,一边擦着手,小腹微微隆起,见到定柔,眼眶瞬间湿了:“十一妹......你......你怎......来了......”

  “我想看看你和孩儿。”定柔抱起了春姐儿,挽着尧哥儿的手,“快进来,外头晒得慌。”素韵一边擦泪,一边迎进院内,不大不小的院落,三间半青砖新瓦房,收拾的整洁有序,一棵泡桐树遮出了满院荫凉,墙边爬满了绿悠悠的瓜蔓,坠着几个顶花蒂的小吊瓜,围墙下的空地一丛丛的青菜和蜀葵花,堂屋月台的摇椅上坐着一个歪嘴流涎的老妪,浑浊的眼睛望着她,西屋门前两个妇人,一个在石臼边舂米,一个在扬簸箕,见到来了陌生人,停下来呆看了两眼。

  定柔忽觉得心里无比的安宁。

  素韵搬出了藤桌和藤椅,两个孩子净了手抓着点心大口大口吃起来,定柔坐在他们身边,笑着给擦下巴的渣粒,素韵沏了茶出来,端着粗瓷茶具,抱歉地说:“只有干花茶,怠慢妹妹了,不过水是好水,我们这儿的井水是深井水,又干净又甜。”

  定柔越看两个娃娃越觉有趣,道:“很好啊,什么花?我在妙真观也采花晒来做茶。”素韵说:“金银花和去岁收得落桂花,你且吃吃看。”

  定柔喝了一口,只觉唇齿清香,“妙真观的山里遍地是野花,采都采不完,我师傅善医理,我们无事的时候会采一些蘼荼、桔梗、白菊、野生□□.米,制成药茶饮,送给那些来看病的人。”

  素韵也坐下来,喂两个孩子水,“上次我坐月子,娘带着小九她们来,怎么也不肯沾我家的饮水,宁可渴着。”看到定柔眉目间的惆怅,知她想家了,忍不住安慰了几句,定柔问起家中人口,素韵才说月台上的老妪是家婆,西屋是赁房子的租户,家翁身子骨还算硬朗,能做一些事,出去给商铺看管货仓,赚一两文小钱和午饭,姐夫这几日在私塾谋了个临时的差事,给童子们授课去了。

  定柔本要去月台上请安,被素韵阻止了,说:“她除了你姐夫和尧儿,旁人都不认得的,话也说不清,刚拉了一裤子,才将擦洗了,还有味没散,妹妹勿要去。”

  定柔四下看了看,桐树跟下五个大木盆满满沁着衣物。

  月台上的老妪闭目打起了睡鼾,素韵从屋里拿出一条毯子盖上。

  “姐姐这房子不错。”

  素韵坐下来,道:“我刚来的时候,是个茅茨土阶的屋楼,住着几十口,你姐夫只有半间房子,一家人挤在一张土炕上,夜里盖着一条旧絮棉被,我没法子,拿出了自己的梯己,爹爹虽将我逐出了家门,可首饰衣物还是让我带了的,我手里经年攒了一千六百两银子,花了五百两买下了这个大院,将土房全部拆了,用上砖瓦,我们在窝棚里住了半年,我差点就把孩儿生窝棚里了,里外里粉刷,添置了一些家具,钱也不够,首饰全典当了,反正我是用不上了,那些丝锦绫罗的衣服,也一并折价典卖了,这才拾掇的像个人住的家。”

  抚摸着春姐儿的鬏鬏:“起初日子还是过得去的,谁知我怀春儿的时候,婆婆摔了一跤,差点没缓过气,看病吃药,借的印子钱,不得不捉襟见肘起来,我已经熬的习惯了,就是可怜孩儿,跟着我受苦了。”

  定柔不得不对姐姐生了敬佩,一个自小养尊处优的大家闺秀,能做出这样的牺牲,名节,尊严,富贵安逸的生活,全都摒弃了,可见她是爱极了那个男人,将银袋和票银放在藤桌上:“母亲给你的。”

  素韵看了看银袋,又拿起票银,数了数近五百两,大为震惊:“娘可不能给我票银,我每次去求她,都没多过五十两的碎银,她心里还生着我的气,又怕给了我票银去钱庄兑现爹会知晓,这......是妹妹你的梯己吧?”

  定柔喝着茶,只好说:“也是娘给我的,我不买什么物什,留了一百两的。”

  素韵摇摇头,将票银放回了妹妹手里:“不行,娘给你的,我拿了算什么,你现在不觉着,到嫁了人就明白了,过日子,处处是钱打点的,有了孩儿还得攒聘礼,爹给的嫁妆再多,也耗不住天长日久。”

  推脱了一阵,素韵感怀妹妹心意,只好收了二百两。

  定柔想着,一会儿找个机会把剩下的塞到姐姐衣兜里,转而问:“姐夫对你好吗?”

  她很好奇,姐姐一个深闺女子,怎么认识的贫寒子弟。

  素韵低头默了一阵,才开口,叹着气:“好,说不上什么是好,开始的时候还疼惜我,连冷水都舍不得我沾,什么活儿都大包大揽,可时日长了,便不一样了,现在回来,四脚朝天一躺,油瓶子倒了都不扶的。”

  定柔瞧着她眼底的泪光,忍不住反感道:“他怎么这样!”

  素韵泪水流了出来:“男人本就这样啊,说白了就是个孩子,现在家里大事小情都得我张罗,他不顶事的,所谓夫妻,不过相依为命过日子而已,富贵贫贱皆是一样,等你嫁了人就懂了。”

  定柔手托腮,不知该说什么,这些对她来说,是很遥远的事,若世间男儿皆不值得嫁,不嫁便是了,回妙真观修行。“你和姐夫怎么相识的?”

  两个孩子吃饱了,又跑出去玩石子,丫鬟和嬷嬷追出去照应。

  素韵擦去泪痕,竟笑了,微微带着苦涩:“那时爹爹已经给我议亲了,那几个人选我都亲见过,没有倾心的感觉,我一心要嫁得如意郎,不愿枉顾了自己,那天娘带我们在瘦西湖上泛舟,我的手帕被风吹跑了,下船到二十四桥上寻,看到他倚着桥栏读书,无意拾到了我的手帕。后来,有一天去咱们家的金店,又看到了他,账房雇他来帮忙,便认识了。”

  闺中的小女儿每天都盼着见他,爹爹说已定下了亲事,要娘置办嫁妆,他怕极了,每天都蒙着被褥哭,父母之命不可违,后来痛下了决心,跟他诀别,在金店的厢房,一看到他就心软了,看到他痛苦,抱着头蹲在地上流泪,心像刀子在绞,那一瞬就想着,什么都不管了......

  “只是没想到,爹会那样狠绝,我伤了爹的脸面,害得家族蒙羞,落个这样的下场,也是活该。”

  没有三媒六聘,没有花轿红妆,没有凤冠嫁衣,进了这个院子的当夜,对着月亮了天地父母,咬牙想着,既选择了这条路,就要活出一番样子来,可真一日复一日过起时光来,才晓得个中艰难滋味。

  起初的两年,什么都不会,婆婆手脚健全,洗衣烧饭无用插手,只照看孩儿,婆婆病的时候,怀着春儿快临盆,强撑着上灶台,饭都烧糊了,馒头不晓得发面,蒸了一笼屉死面馒头,可惜了白面细粉,在这里可不是容易吃得上的。

  到了月子,连个热汤都喝不上,第四天的时候就下地了,家里好几张嘴等着吃饭,尧儿也无人照料,脏的像个小乞丐。

  “......娘来看我的时候,正在院子里洗尿布,娘气极了,骂了你姐夫一顿,留了个嬷嬷照料产褥,若不然,我现在许是已在阎罗殿了。”

  定柔问她可是悔了,素韵却摇了摇头,道:“便是再选择一次,我想还是如此,嫁给他,并非我选择错了,是我错在将婚姻想的太好,想的花前月下,繁花似锦,两个人在一起,天长日久,只有柴米油盐,锅碗不离瓢盆,他心里能对我始终如一,我便知足,将来他有了功名,我就熬出来了。”

  树影斑驳,茶杯里香韵袅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