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16)(1 / 2)





  作者有话要说:

  注1:我之前在江城的原型城市读本科,现在也在这边读研,我记得前两年学校周边小区的租金是单间700800/月,旁边的城中村是600/月。考研的时候在外边租房子的时候还真的看过一个小院里的房间,很破,而且周边环境很乱,不安全,但是真的便宜,就200多一个月。当时想着我好歹是个一米八几的壮汉,正儿八经练过几年拳,乱不乱的无所畏惧,差点就准备租了。

  但后来想想自己出来租房子就是为了安静,所以只能添钱租了周边小区。住小区这边最幸福的事就是离食堂和美食城都特别近,下楼就能买到饭(笑)。

  第21章 两个人(2)

  宋书文搬进了新院子。

  年轻人的身上仿佛永远带着勃勃的生机,有用不完的力气。虽然宋书文前一天演出到半夜,但第二天依然拎着行李搬了进来。

  赵铭起对宋书文也好像总带着一股子嫌弃的劲头,在思维古板的老人看来,大小伙子带耳钉就是不正经,因此在宋书文搬家的时候压根儿没有伸手帮忙的念头,反而一个人躲在自己的老屋里,像是在躲瘟神一样。

  但同样的,年轻人的加入也给这个破旧的小院带来了生机,赵铭起能够感受到宋书文的出现给院子里带来了鲜活的生命力。

  因此他也没能在屋里躲上很久,没过一会儿就将窗户推开了一条缝,悄悄地看着宋书文都搬了些什么进来。

  他当然认识吉他,而且宋书文过来问房租的时候,他就见这年轻人背着吉他,自然认为年轻人是玩乐器的。但当宋书文一个人费力地拎着几个箱子进来的时候,赵铭起也坐不住了,忍不住出来问道:

  这是什么玩意儿?

  他的语气带着点讥讽,似乎想证明自己并不是对这东西产生了好奇,但偏偏他语气里的好奇又是掩饰不住的。

  因此宋书文也保持了良好的耐心,解释道:这个是电吉他。

  我知道这个是吉他,但你上次背的玩意儿跟这个长得不一样啊。

  上次那是木吉他。我们的乐队玩摇滚也玩民谣。

  这两种,哪个好一点?

  什么?

  我问,这两种吉他,哪个好一点?赵铭起觉得眼前的年轻人明显没听明白自己的话,一字一顿地问道。

  而这样无厘头的问题也彻底问住了宋书文,他练了挺长时间的乐器,也没少出去演出,无论是电吉他还是木吉他都玩的很溜,但从来没想到有人会问这么一个问题。

  但面对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宋书文也只能勉强回答道:这没什么好不好的,主要是看哪种风格合适就用那种吉他。

  哦。赵铭起长长地哦了一声,接着又看向旁边的箱子:这里面装的是什么?

  音箱和效果器。

  干嘛用的?

  给电吉他用的,让电吉他能

  电吉他还得配上这些玩意儿使用?

  对

  那,木吉他用不用配这些东西?

  也可以配,但一般不用这些

  那就还是木吉他好。

  赵铭起理论了半天,虽然还是没弄明白电吉他和木吉他的区别,但却用自己的世界观和逻辑思维巧妙地辩证出了木吉他和电吉他哪个更好,于是满意地准备离开了。

  但尚未熄灭的好奇心还是让他又看了一眼宋书文脚边的另一个箱子,问道:这里面还是吉他?

  对,是静音吉他。

  静音吉他?

  就是我弹的时候能插上耳机,只有我自己能听到,别人听不见,不扰民。

  你特意买的?

  对,我听说老人都喜欢清净,我练琴的时候总不能吵到您。

  滚,我不老!

  虽然赵铭起骂了人,但因为这件事儿,对宋书文倒是多了一点好感。

  他看不明白宋书文一天天早出晚归,要么背着书包拎着相机,要么背着他那些花样繁多的吉他都在干嘛,但他知道这是个知道不吵到别人的人。

  但这点好感,很快因为一件小事儿被消磨殆尽

  宋书文要在院里装WiFi。

  最开始宋书文还在用自己的手机流量给自己开热点,但编导专业在传素材的时候,动辄便是几十个G,宋书文的那点流量压根儿撑不住。而这破旧小院里别说WiFi了,连网线都没有一条,赵铭起用的也是个老旧的功能机。

  所以宋书文准备找人把网线装上,再把路由器安上,而且全程自掏腰包,根本没有找赵铭起平摊费用的意思。

  但赵铭起还是不愿意,甚至在安装师傅上门装网线的时候,直接让人离开,态度很强硬,摆明了是个不好说话的角色。

  宋书文眼见着安装师傅都上门了,自己又急着用网,只能问道:大爷,我就安个网线,又没让您掏钱,等我搬走了这路由器和网线您还能正常用,这对您来说是好事儿啊,您这有啥不愿意的?

  没想到赵铭起吹胡子瞪眼道:好事儿?好个屁!你没听人说,WiFi对人身体有辐射吗?

  他这话说得理直气壮,听得宋书文当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但赵铭起摆明了就是认死理,就是不让人进门安网线,而负责安装的师傅也被消磨没了耐心,提着包就要离开。

  宋书文没辙了,只好祭出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