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8节(1 / 2)





  令:顺王为上天厌弃,挫骨扬灰。

  令:大皇子失察,除亲王爵,于自己府中为母守孝。

  令:叛军诛九族,叛臣诛九族。

  其他各有功之人,皆有封赏。

  最后,章和帝宣布,立玉德妃曲氏为皇后,冬至祭天以告。

  前面几项大臣们无不赞同,可皇后一事,就众说纷纭了。

  毕竟,不论是贵妃、淑妃还是丽妃,谁都比曲青青更有资格吧?

  章和帝也不争辩只道:“朕也知道众卿家是更敬重贵妃和淑妃的——之前朕病重时,玉德妃被幽禁,却费尽千辛万苦,联系太后,救朕于水火。丽妃也同玉德妃合力,死伤无数家臣,只为护得国祚——你们倒好,自顾自商议起立储君一事。太后觉得贵妃和贤妃都太聪慧,让她们帮着抄书。贵妃和淑妃贤德,却是应了。”

  大臣们沉默了。

  之前的事儿,若皇帝没醒,其实谁都没有过错。哪怕之后再醒来,也只能传位,当个悠闲的太上皇,不会指责谁半句。但皇帝还是皇帝的话,事情就很微妙了。何况,刚刚有天降怒雷,谁也不想被劈上一劈。

  只是就这么让一个小门小户的女子登上后位,而且,她还有一个深受帝宠的皇子……

  金銮殿沉默着。

  皇帝也不急,甚至很好商量地说:“如此,众爱卿这次也是大大有功,朕还不曾赏赐,也是亏欠。既然大家心中不甘愿,此事容后再议——只是,这人选就只有玉德妃和丽妃,众爱卿且好好’商量’,各自上折子,三日后,以众爱卿们的意见,定下皇后人选,如何?”

  这下大家还能说什么?

  这次,除了铁杆帝党,每个人都说不上表现多好,什么功劳,不过是皇帝法不责众罢了。如今皇帝已经作出让步,连皇后都由大臣决定,实在是足够尊重大家了。如此,难道大家还能坚决要求要选貌似心怀不轨的贵妃和淑妃为后么?

  纯粹找死……

  而且……人老一病三不起,夏侯家本来就不长寿,章和帝这一病……

  夏侯任这样小,曲青青又没有强力的娘家扶持,实在不算威胁。相反的,这次事件,每位皇子都可说表现优异,除了朱家和独孤家的铁杆,许多大臣也看到了其他皇子的可投资价值。甚至,独孤家也心潮起伏——三皇子之前被议太子,皇帝必定心怀戒备,四皇子早年犯的错,到不怎么显眼了。

  朋友再好,也没有自家人好啊。

  何况,三皇子实在不是个能容人的。

  只是,一个家世好,但无宠无子;一个样样都好,只是家世不好,到底选谁更有利呢?丽妃的话,以后会是一个强力的东太后,玉德妃,却又一个强力的亲王……皇帝恐怕是倾向于丽妃的吧?

  这一选,姜家和玉德妃一脉,怕是不能像之前那样和睦了。

  皇帝讲究朝堂后宫平衡之道,其实大臣们又何尝不希望最高权力被分握,不然他们的超然地位和活动空间从哪儿来?

  古人也讲供需的啊。

  皇族不乱,不需要站队,大臣们的价值也就没那么高了。礼贤下士,什么的,也就很难了。

  朝堂纷乱,后宫倒是很平静。

  曲青青现在可谓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章和帝觉得,她在自己身边时,自己样样都好,一离开,就差点儿丢了皇位,甚至没了命。这女子有大福气,且天生旺自己,必须捆在自己身边。太后更是不知道该怎么宠爱这个儿媳——其果决优秀、不染尘俗,像极了朱神爱。这次更是表现出了对皇帝地绝对忠心,智计百出,外人不会知道,她和皇帝却是再明白不过,这次,没有曲青青,根本熬不过大难!

  青青还是一如往昔。

  孝敬太后,慈爱子女,交好丽妃,皇后之尊,也视若平常。

  三天的时间,很快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当熊,指护驾。

  谁会当皇后?

  第七十八章 贫贱至亲离

  “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内外治成、聿懋雍和之用。典礼于斯而备。教化所由以兴。咨尔姜氏,乃顺阳节度使之女也。世德钟祥。崇勋启秀。柔嘉成性、宜昭女教于六宫。贞静持躬、应正母仪于万国。兹仰承皇太后懿命。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其尚弘资孝养。克赞恭勤。茂本支奕叶之休。佐宗庙维馨之祀。钦哉。”

  姜宣文托起章和帝赐下的圣旨、金册、金宝,口称“臣妾寡德,惟自省耳。陛下圣恩,太后慈教,敢不袛承。”

  先皇后虽是原配,但当年跟随章和帝进宫时,所有女眷都没有册封,也是独孤家和朱家争得太过厉害。无奈之下,名正言顺的“皇后”,也只能以王妃的身份,由顺贞门(侧门)踏进宫廷。现在姜宣文为继皇后,但却是在天降惊雷,章和帝最具威严时,由他于祭天时,亲口宣布、亲手赐予金宝,倒显得比原配皇后还更有荣光。

  好在,姜皇后没有子嗣。

  青青站在城墙上,远望祭台,悠悠叹了口气。

  这一番功夫费劲儿的,那惊雷符也不便宜,亲自杀人,还是个皇族,自然也扣了不少运气值,却似乎丁点儿好处没捞着。甚至,还在自己和同盟之间,划上了一个问号。即使姜宣文是值得信任的,但姜家却未必。

  至少,在皇帝面前,曲青青要让他觉得,自己这个同盟已经不牢靠了。

  章和帝现在对曲青青的好感度高达99,又是刚刚有天象兆示,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只剩最后两个对青青来说都还不错的选择,章和帝最终仍然宁可选他其实相当不爽的姜氏,可见其心性。爱美人不爱江山什么的,想想就可以了,现实总是更现实。

  天黑前,帝后回宫,众妃于长春宫拜见新后。

  姜皇后比先皇后还要严肃些,一板一眼宣布了新规则,也不“姐姐妹妹”叫着亲热一番,三两下将众人打发出了长春宫。

  姜皇后拉青青坐上榻,见她神色如常,稍微放下了些心中大石。

  “青青,你可怨我?”

  曲青青微微一笑,道:“宣文总是看我不起的。”

  众人面前喜怒不定、威仪十足的皇后,此时却显出小儿女情态,略带不安,说:“这三天实在忙乱,你那边事情也多,竟不得相见,好些话也没能提前说……姜家递话进来,说是要谋……之位,我是应了的,这点儿不能瞒你。我是姜家的女儿,只一点,永远在我是姜宣文之前,你若怪我,我绝无怨言。”

  见姜宣文说得认真,青青“噗嗤”一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