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十四章国际巨骗(2 / 2)

互利互惠的同时,也起着为祖国母亲舔砖加瓦的建设重任,这家跨国公司在这里一直发展的很好,最关键是这个公司的内部运作非常规范,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家大业大开销也大,就在去年。这个跨国公司因为在本地建设的基础项目工程,太过于庞大。他们在与政府签订的合同,规定时间里,一时之间拿不出一笔巨额工程款项。

这本来属于很正常的一件事情,这么大的城市基建工程,不用说是一家公司,就算是政府也有暂时性资金断链的可能。

而且这个跨国公司也跟政府说好,公司内部会尽快拆借资金,一个月内款项肯定到位。可是这件事情让一部分政府官员看到,觉得有机可乘。

在巨大利益驱使下,他们拉来了另外一个海外投资公司,想让这俩家公司合作共赢。这事情政府虽说有点不仗义吧,但是还能说的过去。

钱这玩意什么时候才能挣完,这家公司本着生意人的本色,也同意了政府用这种方式解决这次事情,大不了就是让出自己的一部分利益罢了。

不作死就不会死,倒霉催的是某些官员为了自己一点蝇头小利,没有认真落实对方投资公司的实力资质,就急于促成这两家公司的合作。

结果大家很幸运,遇到了一个国际性质的骗子集团,严格来说,这个诈骗集团整体素质很高,他们有实力有演技有狠劲。

为了让整个事情看上去显得真实靠谱,他们在一年多以前就开始了整件事情的布局,这些人为了这次骗局,前期就毫不吝啬投资了几个亿。

他们先是包装出一个牛叉哄哄的团队入住这个城市,然后花重金租了房子,设立了公司办事处。前前后后雇佣了近百号员工。

他们钱花了不少,可是就是不搞具体项目,几个公司高管每天坐着高级轿车出入于高级饭店,高级宾馆之间,只是为了宴请当地政府官员,与其建立起人脉关系。

时间一长这帮人项目没做什么,与政府官员之间却建立起良好的感情基础,其实这伙人,从一开始就瞄准的是那个实力强大的跨国集团公司。

他们这样做的目地是想等机会,借政府之手搭上对方的船,能够轻易取信于对方,使得他们整个诈骗行动实施起来更加顺利可信。

这帮人绝对是高智商,高情商的文化流氓,事实证明两个公司在最初的接触中,政府官员牵头出面的引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这个诈骗集团本来一切计划的天衣无缝,再加上他们逼真的演技,这让放下戒心的对方公司,与其合作事项谈的异常顺利。

接下来双方公司也进行了互相考察,彼此像模像样完善了一系列资质手续,资金验证,等等令人信服的表象条件。

接着这伙人带着一帮高价雇佣来的律师团队,财务精英,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去了这家跨国集团公司。他们胆大妄为在众多政府官员面前,准备当场行骗与这家公司开始拟定合同。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双方开始签约。这时候事先早已安排好的某国际,知名律师粉末登场。他以海外注册公司有规定限制为借口,暂时阻止了双方签约。

然后当着当地政府高官,和对方公司高管,律师,财务等所有人面前,用鸟语给海外总公司打了电话,然后又让他们的律师团队,解释了一翻国际金融政策,和国际投资公司资金的往来限制。

最后还强调了他们这个所在国家的规范要求,这种突发的情况,是这个诈骗团伙故意漏掉的一个小小失误,总之如果现在签订拟定好的合同,就要先往他们自己国家所注册的公司账户上,打一百亿保证资金。然后他们这个投资公司,才能接着后续合同,打回来二百亿第一期的合作资金款项。

这种有据可查的法律规定,好像只是被这个公司的高管一时疏忽了而已,加上那些坐在一起旁听的政府官员,都对此深信不疑,信誓旦旦为这家投资公司作保。

当地政府极力想赶紧促成这次合同,实话实说一百亿资金暂时的调配,对这家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不算很难,于是这个公司高管头脑一热,就准备签署合同打出这一百个亿。

反正当地政府官员都做了担保,他也不觉得会出事情,事情的转机来源于戏剧性的变化,这个跨国公司海外总公司的一名高管,因为私事恰好来到公司,遇上了这次签约事件。

这个年轻的公司领导人,阅历不浅智慧过人。她了解事情经过之后,没有盲目的相信任何人,先是利用自己的权利阻止了这次签约。

接着略施小计就识破了这个完美的骗局。

其实这个海外总公司的高管用的办法很简单,既然是突发情况,我谁的面子也不给,自己一步一步落实准确情况之后,咱们再说签约打款的事情。

什么国际法律规定都靠边站,她从来就没有听说过被投资方,还要先向投资方打款的事情,事出反常必有妖。